今年的冬天格外凛冽,各地早已进入严寒模式,尤其是北方,即使白日气温也保持在零下二十多度。
近期有新闻报道,辽宁大连一男子与同事聚餐后因醉酒露宿街头被冻僵,情况危急面临截肢风险。在这起案件中,“醉酒”是罪魁祸首。
问题来了,如果因同事劝酒而喝醉,造成严重后果,同事需要承担责任吗?
一、酒局组织者和同饮者何种情况下会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
“强迫劝他人饮酒,例如故意灌酒以及通过言语刺激用激将法进行劝酒;
明知他人不能喝酒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其饮酒,致使对方因饮酒而诱发疾病;
共同饮酒后,放任饮酒人驾车离开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是明知驾车人饮酒而唆使其酒后驾车,这种情况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酒局结束后未能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到家,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且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局的组织者、劝酒者等人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
符合以上情况,该男子的同事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酒局组织者和同饮者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1、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该男子被叫去喝酒应酬时,如有人实施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不喝就纠缠不休等行为的,属于强迫劝酒致饮酒人受伤,酒局的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都要承担相应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男子家属可以要求强迫劝酒者承担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伤残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涉嫌危险驾驶罪
假如同饮者只是礼节性的劝酒,并不会构成犯罪。但如果劝酒者主观上具有恶意,在明知他人开车而来的情况下还极力强迫劝酒或激将法刺激他人饮酒,唆使、胁迫饮酒者开车,才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属于教唆犯。
另外,如果你明知对方醉酒且欲驾驶机动车离开时,依然将自己所有的车辆提供给了饮酒者的,会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
在我国,每年都有人因为醉酒倒在街头而被冻死。酒文化源远流长,劝酒文化一时间也难以取缔,但这起悲剧依然警示了我们:适量饮酒,对自己对家人才是负责任的态度。